你小時候曾被嘲笑是「膽小鬼」嗎?

只要稍微過大的聲響就會讓你嚇得魂飛魄散嗎?

「沒膽」是許多人的惡夢,但這裡說的「膽」並不是指器官的膽,而是「膽量」的膽。

當我在製作小恐龍的時候,用幾顆小石頭當作填充物置入小恐龍的腳及尾巴,讓小恐龍可以坐的更穩,也因此讓我想起小孩剛出生時,婆婆用石頭幫小孩「做膽」。

「做膽」是新生兒出生後的禮俗之一,擔心孩子以後膽子小、沒膽、容易受驚嚇。

古時的說法和做法,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,請來產婆或是家中長輩為新生兒沐浴、更衣,同時也幫孩子「做膽」。

現今習俗,台灣南、北各地略有不同,但主要的宗旨不變。

大多都是使用媽媽當初嫁妝中的生產桶(俗稱「腰桶」)當作澡盆。

在為新生兒沐浴時,先將洗澡水放入桂花心、柑葉、龍眼煮沸後再放涼,

再放入乾淨的三個小石頭和十二個銅錢,

接著簡單幫新生兒洗澡、擦拭身體,過程中小力地輕拍新生兒胸口三下,象徵孩子有膽識;

再將象徵頑強意志和身強體壯的石頭在新生兒胸前畫三個圈,也希望孩子長大後膽大如石、不怕受傷害。沐浴完成後,將三顆小「石膽」用紅布包裹放在孩子的床邊或是床底下,陪伴孩子長大。

雖說習俗的緣由是擔心父母沒有生膽子給孩子,怕孩子長大後容易受驚嚇,但其實「以石做膽」是父母對孩子的祝福和期望,希望孩子長大後能不怕辛苦、不怕受傷害,勇敢地衝撞現實,爭取自己想要的未來,就算會害怕、卻步,也要有嘗試的勇氣。

因此,我一針一線鉤織完成的每隻小恐龍,增加了新任務,

除了要好好陪伴著新主人,讓他一同感受這世界的美好外,期望也能給予新主人「膽量」,陪伴他長大。

 

46210

 

織圖|冰淇淋ice cream keychain

織圖|格魯特 (Baby Groot)

織圖|草莓

織圖|愛心

May May玩手作|關於聖誕襪的故事

May May玩手作|為您編織的幻想物語

May手作|做膽|小恐龍

May手作|禮物|沉睡的小恐龍

May手作|熊熊想到

May手作|琳娜貝爾不是安娜貝爾

arrow
arrow

    阿鸞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